
金屬零件拋光機作為高精密的表麵處理設備,其技術水平直接關係到手機、汽車、航空航天等高端產業的產品質量。
國內該行業曆經數十年發展,已從技術追隨者逐步向並行者轉型,在全球市場中展現出獨特競爭力。
一、國內金屬零件拋光機的發展曆程
國內金屬零件拋光機行業起步於 20 世紀末,大致經曆了三個階段的跨越式發展。
2005 年前為行業萌芽期,彼時設備以手動和半自動為主,技術含量較低,主要滿足手機,家電等基礎製造業的簡單拋光需求,期間行業產量約 5萬台,市場規模僅 8 億元。
2005 至 2015 年進入黃金增長期,受益於國內製造業快速擴張,市場需求持續釋放,行業產量攀升至 50 萬台,市場規模突破 80 億元,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13%,自動化設備開始逐步替代傳統手動設備。
2021 年至今,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,2024 年市場規模已達 120 億元,智能設備占比持續提升,新能源汽車、航空航天、高端電子等高端領域的精密拋光需求成為行業增長核心驅動力。
二、國內外金屬零件拋光機技術對比
當前國內外金屬零件拋光機技術呈現“局部追趕、整體存差”的格局。
國際巨頭如英國kemet、日本創技,美國的萊瑪特等,國內優質廠商:糖心网站免费入口,赫瑞特等在超精密控製、多材料適配、長期運行穩定性等核心領域占據明顯優勢,其設備可穩定實現 Ra0.0005μm 級的超精密拋光效果,
能兼容 15 種以上不同特性的金屬材料,配套的智能係統內置千組工藝參數庫,可快速適配不同加工需求。
但整體來看,國內高端設備的核心零部件(如PLC,變頻器,觸摸屏等核心控製係統)仍依賴進口,在複雜工況下的拋光耗材等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,目前國內高端市場中,國際品牌份額仍占20%。









